此次调查始于年中一次随机的探访。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灵活就业者数量高达2亿。就业问题,成为了这一年许多人心中的症结。“孔乙己的长衫”和“35岁现象”等话题,在舆论中层出不穷。
面对这一局面,社会各界纷纷为解决就业问题出谋划策。
8月间,我作为一名就业研究员,在走访一家互联网公司时,意外发现了一片新天地。该公司推出的国民级应用内,嵌入了一款就业小程序,自上线以来,已成功匹配了超过千万的就业机会。
在这个平台上,求职者可以便捷地找到附近的各类工作机会,包括日结、兼职等,还能通过地图搜索和直播了解工作详情。此外,平台还提供了一系列针对灵活就业者的数字化工具,极大地提升了求职效率。
这正是我一直期待看到的就业模式:国民级应用与各地区、各行业专业人力资源服务商的紧密合作,结合本地化的灵活就业岗位,不仅覆盖了广泛的劳动者和企业用户,还充分发挥了地区服务商的专业性和本地优势。同时,劳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工作机会。
这引发了无雀数字化对数字化如何影响灵活就业领域的思考。特别是对于那些在就业市场上处于弱势地位的零工群体,他们在当前的就业环境中究竟处于何种境地?
数字化浪潮究竟加剧了马太效应,使得强者更强、弱者更弱,还是为那些步伐较慢的劳动者提供了迎头赶上的机会?
为了寻找答案,我与团队成员共同组成课题组,历经两个月的时间,深入深圳、杭州、郑州和北京四座城市的零工市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以及人力资源服务企业进行实地调研。我们与各类兼职就业者、大龄农民工、短期工、日结工人以及进厂年轻人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和期望。
在探访深圳龙华、杭州下沙、郑州南三环等传统零工市场时,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数字化浪潮下零工市场的变迁与挑战。
零工群像:市场的新机遇与挑战
零工,一个充满多样性的群体,他们的工作灵活多变,时常穿梭于各种项目与任务之间。无论是临时工、日结工,还是短期合同工,他们都构成了零工市场的核心力量。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外来务工人员便开始在城市的劳动力市场中崭露头角。1993年的下岗潮更是推动了零工群体的壮大,使其逐渐成为本地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加快,零工们开始聚集于特定区域,形成了如今我们所熟知的零工市场。上海的车墩、昆山的中华园、深圳的龙华等地,都是零工们寻找工作机会的热门地点。
过去,零工们常常需要长时间在线下市场等待,以换取短暂的工作机会。但如今,随着智能手机和社交媒体的普及,线上零工市场也应运而生,为求职者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线上零工市场的崛起,主要得益于社交媒体和数字平台的蓬勃发展。在社交媒体群里,招工方可以便捷地发布工作信息,而求职者则能迅速获取并联系到合适的岗位。此外,像支付宝的就业小程序、鱼泡网等垂直平台,也为零工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然而,线上零工市场的出现也导致了市场的分层。一方面,善于使用数字工具的劳动者能够获得更多的优势;另一方面,那些尚未掌握数字化技能或有所顾虑的劳动者,则依然选择传统的线下求职方式。
目前,大部分零工市场的劳动者仍然习惯于线下找工作的模式。据我们调查,目前行业的平均招聘比例线上占30%,线下占70%。但也有一些数字化转型较早的人力中介,已经能够实现线上40%~50%的招聘比例。
传统的线下零工市场往往是被动的,劳动者需要等待工作机会的到来,被雇主挑选。而数字化则赋予了零工们更多的主动性。在线上,他们可以主动挑选不同雇主提供的岗位,大大提高了求职的效率和成功率。
一些就业小程序甚至能够实现从人找信息到信息找人的转变,将合适的岗位信息精准推送给劳动者。随着数据的积累,零工劳动者的技能、偏好等信息也将更加全面,为数字化模式提供更为精准的人岗匹配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年轻的劳动者群体对数字化求职方式的认可度更高。相比于80后更喜欢在门店求职,90后则更倾向于线上求职。
尽管数字化为零工市场带来了诸多便利,但劳动者在使用线上平台时仍需警惕上当受骗的风险。社交媒体群中时常出现假用工消息,而线上信息的不准确也让劳动者们倍感担忧。
因此,线上零工市场要想在零工群体中进一步发展壮大,必须更加注重规范和高效。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劳动者从线下转到线上,共同推动零工市场的繁荣与发展。
岗位与薪资
近期调研显示,2023年零工市场整体需求低迷。四座城市的日结劳动者反映,今年劳动力需求远逊于2019年,甚至不及疫情封控期间。
郑州市的多个建筑工地已停工。曾繁华的零工市场,如今人数大幅减少。郑州八哥提供免费午餐已一年,据其观察,今年上半年每日领餐人数由700~800人锐减至400人左右。
部分劳动者提前返乡,此现象往年多在春节期间出现。11月调研期间,部分劳动者已一周无工作。然而,深圳龙华和杭州下沙的零工市场显示,年轻人进厂机会9月已企稳,但恢复程度尚待观察。
我们预计,明年大龄农民工在零工市场将面临更严峻挑战,因建筑行业可能进一步萎缩,岗位减少。
除岗位外,薪资是劳动者另一关注焦点。近年来,随着竞争加剧和政府监管加强,劳务中介市场日益规范。短视频平台直播招聘提高了市场透明度,减少了虚报价格和不诚信行为。
进厂工作多要求40岁以下,部分放宽至45岁。无特殊技能的劳动者,若年龄较大,进厂难度增加。进厂日薪由市场决定,调研期间,龙华和下沙日薪约220~250元,时薪约27元,但需满足一定工作时长。
日结工作以建筑、装修为主,工价略高于进厂,但不稳定。旺季时,一个月约能工作20天。对于45岁以上、无技能的劳动者,日结工可能是唯一选择。他们更看重眼前收益,因此日结工的高工价更具吸引力。
劳动者对薪资高度敏感,随时根据市场调整预期。例如,安联人力招聘海报显示,11月和12月工价虽为27元,但需在特定时间在职,否则降为20元/小时。劳动者离职则无薪资。
调研后记与思考
在这次调研中,我们接触到多元化的就业群体:失去信心的工人、兼职的宝妈、年长的农民工等。尽管他们在劳动力市场的边缘徘徊,随时可能失去工作,但他们的勤劳与毅力令人敬佩。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政府、社会和企业在努力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市场。
从整体来看,数字化转型为这些边缘劳动力提供了新的机会。虽然目前数字化在零工群体中的应用还有待加强,但其价值已逐渐显现,并开始受到各方的重视。数字化时代正欢迎这些劳动力市场的边缘人,为他们提供了更多求职和工作的便利。
政府的公共就业服务在劳动力市场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它并非替代市场化服务,而是为那些在市场上获取信息困难的劳动者和企业提供必要的支持。例如,中小企业或就业困难群体可以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找到合适的岗位或寻求帮助。此外,政府还开发了公益岗位,为就业能力较弱的劳动者提供支持。
不同城市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采取了不同的策略。深圳龙华区就业局将服务置于劳务市场一线,而杭州富阳区则通过APP与本地服务商合作,提供岗位信息。
培训作为公共产品,特别是市场通用技能培训,更适合由政府主导。深圳龙华区通过颁发培训资质给符合条件的人力资源中介机构,实现了培训、招聘和输出的连贯链条。
各地方政府在建设零工市场时,也重视数字化平台的作用。深圳、杭州等地政府开发了免费的招聘小程序。尽管有人质疑数字化平台是否适合零工劳动者,但调研结果显示,政府推动的数字化零工市场具有巨大潜力。例如,通过APP就业频道,本地人力资源服务商可以服务更广泛的劳动者,享受规模经济带来的成本降低,并利用智能合约和区块链技术保障用工规范性。
然而,政府公共就业数字化项目存在重开发、轻运营的问题。为扩大覆盖范围和提升运营效果,政府可以考虑结合政府与市场的力量,如利用现有大型平台搭建线上零工市场。
无雀科技数字化展望未来,数字化零工市场模式将持续深化发展,需要政策、社会心理和研究的支持。通过更细致的政策设计、调整劳动法律体系以及转变社会对灵活就业的看法,我们可以期待零工市场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无雀科技-中国专业数字化服务商!无雀数字化管理系统一数字化转型一站式工作台!无雀科技专注于政企数字化转型,提供整体数字化解决方案和咨询服务帮助客户实现组织数字化、管理数字化和业务数字化!
作者| 数字化刘老师
校对| 秦必功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无雀科技平台转载,不代表无雀科技的观点和立场!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1601561830@wuquedat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