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271-266
免费试用

从“抄记录”到“解难题”:党建考核如何告别“书法比赛”?

作者:王雨婷

2025-03-27 15:42:27

针对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的“手抄会议记录”形式主义问题,结合中央政策导向和基层现实困境,总结核心矛盾与解决路径如下:

一、问题表现:形式主义枷锁阻碍党建创新

机械留痕消耗基层精力

部分单位仍将“手抄万字会议记录”“内容完整度”“笔迹工整度”作为硬性考核指标,导致党务工作者陷入“白天开会、晚上抄写”的循环。这与中央《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中“不得以留痕多少评判工作好坏”的要求背道而驰。

考核标准偏离实效导向

党建工作异化为“书法比赛”,评价重心落在纸面材料厚度而非实际思想建设成效。如某国企党务干部反映:“几万字记录抄到怀疑人生,却无人关注问题是否真解决”。

数字化工具应用滞后

在电子化办公普及的当下,仍坚持手抄记录,暴露出部分单位对信息化手段的抵触。正如王阳明所言“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党建创新停留在口号层面。

捕获21.PNG

二、症结剖析:三大深层矛盾

僵化考核思维

部分管理者错误将“手抄=认真,打印=敷衍”,用过程合规性替代结果有效性。这种思维实质是对党建工作“提升组织凝聚力、推动实际问题解决”核心目标的误解。

责任规避心理

“纸质留痕”异化为“免责金牌”,重材料堆砌、轻问题整改。某基层干部坦言:“材料齐全就能应付检查,是否解决问题反成次要”。

创新动力不足

既有路径依赖导致部分党务工作者抵触新技术。宁可耗费时间手抄,也不愿学习电子化记录、云端协同等提效工具,暴露能力恐慌。

三、破局路径:让党建回归实干本质

推动记录方式革新

▶ 允许打印记录+签字确认

▶ 采用录音转录、会议纪要摘要等替代性方案

示例:某市试点“关键决议摘要制”,记录字数减少70%,督查效率提升40%。

重构考核评价体系

▶ 建立“问题解决率”“群众满意度”等实效指标

▶ 推广“一线工作法”考核,通过实地调研替代材料审查

▶ 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打破内部闭环评价。

捕获q.PNG

强化数字赋能

▶ 建设党建信息平台,实现会议记录云端同步、智能归档

▶ 运用AI技术自动提取决议要点,减少人工整理负担

金句:“当抄写机器停止轰鸣,思想引擎才能全速运转。”

完善容错激励机制

▶ 对探索电子化记录的基层单位给予政策包容

▶ 设立“党建创新实践奖”,表彰解决实际问题的典型案例

结语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决克服形形色色的形式主义。”党建工作的生命力在于推动实际问题的解决,而非纸面材料的厚度。唯有打破“手抄至上”的思维枷锁,建立“实效优先”的新生态,才能让“红色引擎”真正驱动发展。

评论 0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相关推荐

五大原因,为什么要财务数字化?
2024-04-13 11:58:35 无雀数字化
什么是财务数字化
2024-04-13 14:21:48 无雀数字化
江苏无雀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www.wuquedata.com 版权所有
服务热线4000-271-266
ICP备案编号:苏ICP备2022045370号

一对一专业企业顾问

工作时间:9:00-18:00 在线服务

实时解答疑难问题

工作时间:9:00-18:00 在线服务

4000-271-266

工作时间:9:00-18:00 在线服务

售后咨询 电话联系 售前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