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数字化 数字化转型 无雀数字化 数字化转型 企业数字化 数字化医疗 无雀科技-钉钉服务商(数字化|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解决方案|数字化案例|数字化咨询|数字化培训|无雀数字化|钉钉无雀)
跨越遥远的距离、穿过拥挤的人群,再经历漫长的等待……这曾是大部分患者见到姚煦前的必经之路。
作为一家专科医院过敏与风湿免疫科的主任,姚煦常为复诊问题头疼。她的患者多患有特应性皮炎,因此复诊率极高——轻则一月一次,重则可能每周一次。对于大部分异地患者而言,这绝非易事。
而疫情,让这类慢性病患者的复诊之路难上加难。
与此同时,疫苗接种又现新挑战。“我们仅2020年第一季度的接种量,就是去年全年的两倍。”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所的科员李智坦言,“在短时间内,突然要帮这么多人接种疫苗,史无前例”。供需两端一时激增,如何让接种科普触达范围更广,让接种流程更有序可控,尤为关键。
那么,有没有一种守护,可以穿越时间、突破地域、打破信息滞后的阻隔?这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唤起的期盼,让数字化医疗成为一个时代课题。
1.鸿沟难消
一方近15平米的诊室,是姚煦每天待得最久的地方,而她分给每位患者的时间,大概只有5分钟。
短短5分钟,得之不易。很多患者仅是挂号,就得耗上好几天。“我们医院是全预约制,看诊都得提前挂号。早上6:30放号,一两分钟内号就约满了。”姚煦称之为“秒杀”。
患者常倒苦水,“为了抢号,早上五点我就起床等着,结果手一迟,号就没了,第二天又得早起。”
但挂号仅是第一道难关。定期复诊,是更繁琐、漫长的负担。
姚煦的患者,大多患有炎症性皮肤疾病,“病情会一直处于发作和缓解交替的过程中”。这意味着,患者需要有规律地进行复诊,从而控制病情。
“因为病人脱离了医生的视线,就可能没好好用药,或去接受一些非正规治疗。这些对患者而言都是弯路,不利于疾病控制。”姚煦解释,“医生诊疗,不仅要‘治’,还得‘防’。”
姚煦强调的“防”,是对患者的病情管理。在传统的医患关系中,这是被忽视的一环,“基本上患者看完病拿了药就走了,再见就得等到复诊。”即便想对患者进行全程管理,医生们也实在没有更多的精力与时间。
大部分患者经历多处辗转,将治疗的最后希望交付于姚煦,而坚持复诊依然是件难事。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异地患者居多。“我们医院门诊上,80%都是外地患者,还有不少是学生群体。”姚煦常常要求患者来复诊,但她也深知,这背后是沉重的经济负担和时间成本。
事实上,姚煦主攻的特应性皮炎,只是慢性病的冰山一角。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慢性病患者已接近3亿人,每年增加1000万人,中国慢性病患者群体规模已为全球之最。
正如姚煦和患者们的切身感受,难以打破的时间差和地域差,让线下慢性病管理暴露出诸多问题。新冠疫情的暴发,更是让此凸显,不仅异地患者难以按时复诊,就连当地患者也被“挡”在门外。
而横亘在医患之间的,不仅有时间差和地域差,还有信息差。
“宝宝究竟该打哪些疫苗?”“接种疫苗怎么预约?”“接种有哪些注意事项?”……当姚煦在南京为慢病患者的管理问题发愁时,身在上海的李智正试图高效解答疑惑。
后疫情时代,公众对疫苗的关注度迅速提升。但在这之前,疫苗接种,是许多人既熟悉又陌生的一件事。
在上海市长宁区虹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当了两年接种护士后,施悦发现,大部分父母都深知儿童接种疫苗的重要性,却难免手足无措。
据统计,小孩子0-6岁必须接种的疫苗就有二十多种。“但在面对纷乱复杂的疫苗信息时,家长往往‘不了解’‘不敢打’‘不知道怎么打’。”施悦称。
如何解答公众疑虑,有效科普?李智和同事深耕已久。
最初的路径是,以“4·25”和狂犬病宣传日等重要时间节点为契机,开展疫苗科普活动。后来又延伸出社区组织的线下“妈妈课堂”,聚集新手宝妈们进行现场授课。
然而,线下活动的效果并不明显。“很多家长因为工作,常常无法到现场上课。”李智发现,尤其是疫情后,聚集性的线下课堂更为受限。
但公众对疫苗信息的需求度却大幅增加了,“不仅有对常规疫苗的咨询,还不断涌入对新冠疫苗的各种疑问。”李智的三位同事专门接新冠疫苗相关的咨询电话,“从去年开始到今年4月份,已经接了六千多通”。
接种前解答疑虑仅是第一环,紧接着的是预约、接种、查询记录等一系列工作,与此对应的则是疫苗入库盘点、入库存储、出库盘减等大量的信息和数据的记录与同步。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对于疫苗产地、接种情况查询、不良反应等方面,又会产生大量的疑问。
时间差、地域差、信息差以及庞杂的医疗系统数据,已然成为传统医疗模式下难解的“困境”,也造就医患之间难越的鸿沟。
2.穿针引线
变化已开始发生。
2019年,姚煦所在的科室开始筹备互联网端的诊疗服务,试图基于客户端,实现对病患的管理。但一开始,医生和患者对数字化医疗都还很迷茫。
直到一年后,在疫情助推下,数字化尝试的脚步终于迈开。
很快,一个便于操作的系统上线——基于微信公众号和小程序,搭建医生端和患者端,医生端可发放评测量表、疾病科普等内容;患者端则可提交病情图片、填好的量表以及近期的检测结果等。此外,系统内还常更新科普文章和视频,或定期组织线上问诊活动。
于是,远在外地的患者,不必再坐数小时的高铁或者火车,只为一次5分钟的复诊。只需动动手指便能联系上姚煦后,坚持治疗也变得不再那么沉重。
要实现如此效果,一个看似简单的小程序,实则承载了庞杂且重要的信息。
“患者在不同时期的临床照片和检测报告,平台都会一并储存,供医生随时查看和对比。”如今,姚煦所在的诊室已有五百余位患者加入了这个管理体系。而姚煦每天则会在门诊工作结束后,抽出几小时,查看患者定期提交的临床图片、评测量表,以及系统生成的病情曲线,从而跟踪管理患者的病情。
这让医患关系也悄然改变。姚煦觉得对患者的管理更便捷可控,患者则告诉姚煦,这让他觉得“被持续关爱着”。
数字化医疗“穿针引线”,不仅缝合了医患之间地域和心理的距离,也填补了信息鸿沟。
2018年底,上海疾控的公众号曾出现一个新分栏——“预防接种家长课堂”。和姚煦所在的科室一样,李智也打算基于这个平台做些什么。
彼时,李智和同事们邀请了10位医生和所里的工作人员作为“老师”,参与拍摄录制,然而,视频上线不久,就因技术原因暂停了更新。
好在2020年3月,这一分栏以“预防接种课堂”之名重新上线。
“目前的课程视频时长大概3分钟,简单直接,就针对家长的需求来写、来讲。”李智回忆,在课程上线不久后,许多社区接种点开始循环播放这些视频,从家长和门诊工作人员的反馈中李智发现很多新手爸妈不再纠结于一些预防接种常见问题,对于家长课堂的许多话题都能侃侃而谈,“这说明,我们录制的课程的确被大家看到了。”
数据验证了这一点。上海疾控微信公众号后台数据显示,至少有上万位家长,在过去半年内完整看过这一系列的科普课程。
一端是公众对疫苗知识的了解得以加深,另一端则是疫苗接种系统不断升级。李智所在的上海,早早推行的“五码联动”,使得疫苗追溯码、疫苗产品编码、冷链设备编码、受种者代码、接种医生代码进行关联。
而多级环节的串联跟踪,则实现了疫苗从企业出厂、验收入库、集中储存、物流配送、门诊验收和接种使用等的全流程管理。
“包括现在延伸出来的公众预约和公众查询功能,都让疫苗接种以及查询变得更为便捷。”这是李智过去难以想象的,在10年前,许多工作尚依赖于纸和笔,“光是接种前签的知情同意书,门诊上一天下来就有厚厚一叠,长此以往难以查找和保存。”
3.解答时代课题
疫情之下,公立医院和政府跑步入场,让数字化医疗触达了更广泛的人群。而在此之前,互联网医院已在这条路上苦熬多年。
我国的互联网医院自2015年前后起步,却一度“不温不火”。直到2020年,线上就医问诊的需求终于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增长趋势,仅2021年上半年就新增约500家互联网医院。
时间倒回2020年1月,陈颖盯着不断跳出的问诊信息,突然意识到,“以前对互联网医院的种种设想,终于慢慢成型。”彼时,武汉刚在暴发新冠疫情后封城。
一时间,线下医疗系统不堪重负。恐慌情绪裹挟下,五湖四海的人涌向互联网医院,自己的症状是否符合新冠、是否需要去医院就诊、慢性病无法复诊怎么办——是问得最多的问题。
“我们这边接诊量大概翻了5倍到10倍,整个春节都在加班。”2014年,陈颖从一名传统三甲医院的心血管内科的医生转变为全职互联网医生,原因之一正是看好互联网医院的灵活性。
疫情验证了陈颖的判断。
“每天都有很多非常焦虑的人来问诊,担心自己感染病毒,我们则需要不断去安抚他们,分析他们的症状,研判是否需要去医院,告知防护措施……”有时,就职于1药网的陈颖一天得回复300位患者的问诊消息。
疫情逐渐稳定后,很多患者仍不敢上医院,国家卫健委也曾两次发文,鼓励互联网医院、互联网诊疗服务,以降低线下就诊交叉感染风险。
于是,互联网医生“陈颖们”难以停歇。
不过,前来咨询的患者有了变化,焦虑自疑的人少了,慢性病患者开始增多。一位年过40岁的中年男子曾在线上咨询陈颖,自己的父母因患有高血压常年服药,眼下无法去医院复查,也不知如何调整药量。
陈颖第一时间给予安抚,并耐心询问对方父母的情况:“吃药多少年了?之前有没有定期复查?在家有没有坚持量血压?血压控制得怎么样?”一番询问后,陈颖根据患者情况提供了药量调整的方案,“在那种特殊情况下,对方特别感谢我们”。
值得一提的是,陈颖问诊结束后,患者的档案会录入系统,生成电子病历,并针对病情标签定期推送相关的科普知识。而这与“姚煦们”在做的患者管理,是同一回事。
不难看出,无论是公立医疗数字化服务,还是互联网医院,目标内核是一致的——打破传统医疗体系的局限性,更快触达更广的人群。
“最大的受益者是患者。”这是姚煦和陈颖不约而同谈及的一点,“即便患者不在医院,也不会孤立无援”。
当然,眼下的数字化医疗刚起步,也尚存问题。
比如,“把照片重新上传一张”,是姚煦在查看患者提交的信息后常回复的一句话,“尤其是在皮肤科,要判断患者的皮损情况,见不着人就只能依靠清晰的照片。”
陈颖在面对许多疑难杂症的病例时,也常建议患者,“去线下的大医院做更全面的检查”。
尽管互联网医院的医生基本可实现远程看病,但现有的技术条件仍难做到真正的“望闻问切”,就连病人端的摄像头清晰度是否足够高、光线是否充足等问题,都会给问诊带来困难。
不久前,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互联网医院分会会长文俭公开指出,现有互联网医院闲置不用和同质化问题严重,“都在做预约挂号、医疗咨询、复诊续方、开方售药等非医疗核心业务”。
不过,不可否认的是,数字化医疗这块“砖”已破传统医疗体系之困局,医患间的桥梁于焉成形——“零秒”及时守候,“零秒”信息触达,“零秒”病情管控……无处不在的“数字化”,正在让守护加速“奔跑”,实现医患“零距离”。
正如姚煦的期盼,“数字化医疗是未来整个医疗模式的一个新方向,虽然刚刚起步,但一旦起步,后面的进展会非常快速”。
无雀科技-中国专业数字化服务商!无雀数字化管理系统一数字化转型一站式工作台!无雀科技专注于政企数字化转型,提供整体数字化解决方案和咨询服务帮助客户实现组织数字化、管理数字化和业务数字化!
责任编辑:南方周末
原创供稿:4000-271-266(高单价 快结算)
特别声明:无雀科技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